引起精神疾病的不是基因而是生活 如何预防精神疾病?

来源:网络 时间:2018-01-10 17:27:08

引起精神疾病的不是基因而是生活 如何预防精神疾病?

养生之道网导读:据俄罗斯“Vladtime”新闻网4月5日消息,专家称,引发精神疾病的并非基因而是生活。英国专家研究称,引发精神疾病的罪魁祸首是生活。生活对……

据俄罗斯“Vladtime”新闻网4月5日消息,专家称,引发精神疾病的并非基因而是生活。

英国专家研究称,引发精神疾病的罪魁祸首是生活。生活对人的精神状态产生很大的影响,长期的紧张状态或刺激状态最终会导致慢性抑郁症或者其它疾病的产生。

专家还说道,童年时期遭受的精神损伤也会导致精神疾病的产生。10岁前的孩子最容易遭受影响,他们会记住所有好的和不好的瞬间。此外,严重的紧张状态也可能是长大后患精神疾病的原因。

精神疾病有哪些危害呢?

被害妄想:这是所有精神病人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多数病人采取忍耐、逃避的态度,少数病人也会“先下手为强”,对他的“假想敌”主动攻击。对此,最重要的是弄清病人的妄想对象,即:病人认为是谁要害他。如果病人的妄想对象是某个家里人,则应尽量让这位家属远离病人,至少不要让他与病人单独在一起。

抑郁情绪:精神病病人在疾病的不同时期,可能出现情绪低落,甚至悲观厌世。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有相当一部分自杀成功的病人,是在疾病的恢复期实施自杀行为的。病人在精神病症状消除以后,因自己的病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不能正确对待升学、就业、婚姻等现实问题,感到走投无路,因此选择了轻生。对此,家属一定要防患于未然,要尽早发现病人的心理困扰,及时疏导。

极度兴奋:病人的精神症状表现为严重的思维紊乱、言语杂乱无章、行为缺乏目的性,这类病人也可能出现自伤或伤人毁物。由于病人的兴奋躁动是持续性的,家属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一般比较容易防范。家属要保管好家里的刀、剪、火、煤气等危险物品,但最根本的办法,是使用大剂量的、具有强烈镇静作用的药物来控制病人的兴奋。

药源性焦虑:抗精神病药的副作用之一是可能引起病人莫名的焦躁不安、手足无措,并伴有心慌、出汗、恐惧等。这些表现多是发作性的,多数发生在下午到傍晚时分,也有的病人在打长效针以后的2到3天内出现上述表现。这种时间上的规律性,有助于家属判断病人的焦虑情绪是否由于药物所致。

精神疾病是否可以预防呢?其实是可以的,具体的预防方法如下:

1、开展病因研究,为根本性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病因预防是最根本的预防措施,我国已有多所精神卫生研究所和专家从事有关精神疾病的遗传、生理、生化、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研究。对某些病因明确或基本明确的精神疾病,已开展了病因预防。

2、加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的调查与研究,探索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预防途径。

3、加强心理卫生知识的教育,提高人群精神健康水平,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生,对患者开展心理治疗,宣传精神疾病知识,纠正或改善自身个性的缺陷,提高心理上应变能力,有利于康复和防止复发。

4、扩大精神疾病防治工作的专业队伍,提高精神医学专科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非专科医务人员也应具有必要精神科,加强宣传,改变对精神疾病及患者的偏见,有利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治疗。

5、广泛建立精神疾病的防治机构,发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有利于精神疾病的康复、防止复发。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分享至:

你可能感兴趣 换一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